自媒体近年来迎来爆发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这给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普通大众有了抒发自己见解、发表看法、分享心得和传授经验的途径,当然,也包括赚取一定的收益。当作是作为你所分享的知识的报酬。
国内的平台和方式很多,除了主流的极大平台分享视频、图文、问答等等方式之外,还有很多的论坛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。而国外的平台,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大平台之外,最出彩的无疑就是medium这个平台。不同于国内的自媒体平台,以流量(阅读量)为基础,辅以原创、质量、文章长度、深度来定义收益。规则基本上就确定了平台内容的风向,热点事件、赚钱方向、娱乐新闻总能博得大量的眼球和流量。而真正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就淹没在大潮之中。
medium平台的出发点很好,标榜内容为王,抛弃传统时间线排布方式,公允定义分类等特点,想用算法加类似观众投票的机制将一系列的软文和广告排除在外,留下高质量的内容文章留住顾客。以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为蓝底计算作者的报酬。观众5美金每月可以全网任意浏览,5美金的费用再按阅读时间平均分配给点击过的文章作者。这一切看起来非常的合理和可行。然而,也好多年发展过去了。medium的初衷实现了吗?
由于工作内容得关系,当涉及到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时,小编希望借鉴到很多民间的想法、看法和声音,而不是以为的求助于书本和官方媒体给出的信息,所以一般会提前再网上搜罗一下关于这一事物的各种信息。medium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到小编的视野。5美金的收费也非常的合理。可是几个月的阅读下来,比较失望。
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:泛泛而谈。都把“大事化小”,最后“小事化了”了。现实中解决问题可以这样,应用到写文章上最后就是空谈了。这个就是几个月下来逛这个平台所给我的感受。当然了,不能否认所有。只不过在我经常逛的这几个主体如历史、文化、科技、影视、艺术、加密技术这些板块普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其实写文章,就要像写毕业论文一样,需要“小事化大”,标题可以越详细越好,内容可以横向纵向延申,最后把这个内容彻底的阐述清楚,才是一篇优秀的论文。当一篇文章题目起大了,好比唱歌,貌似没有一开始就起来高音的。要把所有的问题阐述清楚则需要文章篇幅的支撑。有些题材如历史、文化、科技这些文章,哪个不需要几个W的篇幅。
好在medium给了一些这个文章的关键性指标,可以让你快速的对这个文章的质量有一个判断。文章的平均阅读时间,结合标题,以及它的互动指标。我所感兴趣的这些板块文章的平均阅读时间是在5分钟左右,当一个文章的标题起得太大,而平均市场没有5分钟的文章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意义。此外,平台上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文章,大致可以归纳为哲学一类的东西吧,没有任何的借鉴意义。严重摸鱼嫌疑。
对比发现其实国内的平台文章质量,实际上整体是要好过medium平台的。也诞生了许许多多各个门类优秀的大V博主。虽然存在许多广告、软文、堆叠的嫌疑类目。只要我们擦亮双眼,去伪存真,我们能够吸取到的知识远远会大于费劲心思“腾云驾雾”看外面的世界的。
别再迷信“洋玩意”,除了英文比我们好。没有太多别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