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,唐,宋八大家之一。虽出生于官宦世家。但因家道中落,不得不寄人篱下,靠兄嫂抚养。努力进取,孜孜以求的韩愈在贞观八年得中进士,后经过宣武节度使董晋的大力举荐,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兼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。

公元817年,唐宪宗派裴度,李愬平定淮西叛乱后,为彰显功绩为自己立传。二人找到韩愈为其撰写碑文。欣然接受的韩愈彻底开启了副业之旅,从此开启副业之旅。

出道前的小挫败
接到任务的韩愈不敢怠慢,日夜赶稿,使出浑身解数,终于写成了这篇1000字的《平淮西碑》,收获500匹绢的犒赏。钱虽赚到了,可是文章的内容却引起了李愬妻子的不满。通读全文,描写李愬功绩的文字寥寥无几。一怒之下,李愬之妻将韩愈告上朝廷,后由翰林学士重新撰写碑文了事。这件事给韩愈带来了不小的教训,痛定思痛,对自己的认识也入骨三分。刻苦钻研,力求创新的韩愈为日后到来的高光时刻,做好了准备,蓄势待发。

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
盛唐,有钱人家请人写墓志铭是彰显自身价值的手段。而那时有资格写墓志铭的人也得具备以下特点:一必须是名人,二必须有文采。《师说》的出现成就了韩愈的成名之路,同时具备以上两点的人非韩愈莫属。从此人生开挂一发不可收拾。

我的墓志铭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来的
唐宪宗元和十五年,韩愈为好友柳宗元写下了《柳子厚墓志铭》,文章另辟蹊径,不拘一格,颠覆性的创作也让韩愈收获满满。
韩愈成功了,效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只有效仿没有创新和独到之处的碑文注定已失败而告终,而韩愈屡屡冲破障碍,独树一帜。为侄儿韩老成写的《祭十二郎文》悲怆感念,凄惨无比。为落魄之人泥水匠王承福写的《圬者王承福传》表现了他自食其力,默默耕耘的劳动赞歌。韩愈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,已非常人所能及了,效仿者纷纷败下阵来,只能仰望其高度暗自兴叹。

执拗的才子
写墓志铭非常赚钱,可也因人而异。自己的好友孟郊去世后,不仅分文不取还出钱安葬孟郊。真情流露的他因过分伤心迟迟不能下笔,悲伤之下有了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。
耿直的韩愈不知道避讳。在为王适写墓志铭时竟将其年轻骗婚的桥段写在里面,为后世有借鉴意义的想法也被世人所不解。

总结
韩愈写墓志铭赚了多少钱,无证可考。但在写墓志铭方面的天赋与努力却被后世所称道。只有付出百倍努力后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。副业,只要我们用心去做,坚持不懈,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成就。